杜晓阳 用爱解开每一个青春方程式

2025-09-08 16:51:14 作者:高 爽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他让函数公式有了温度,让迷茫青春有了回响。”市花洲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3)班学生吴博提起他的老师杜晓阳满是感激。9月2日,在大学生活开始前夕,吴博再一次来到熟悉的校园,感谢杜老师的精心培养。

又是一年开学季,杜晓阳担任了高一级段主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他一如既往地忙碌着,白色T恤上沾着些许粉笔灰,笑容温暖如初。这位平凡的数学教师,用不平凡的坚守,改写了无数孩子的青春剧本。

严慈相济:学生心中的“恩师”

杜晓阳注重激发学生内驱力,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以激励代替批评等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眼中,他既是严师,更是慈父。

学生王宏达(化名)曾让许多老师头疼:上课走神、小动作不断。杜晓阳没有批评,而是每周约他谈心,发现他爱阅读,就送他几本当下最流行的课外书,要求他只能放假了再看。

“杜老师第一次表扬我时,我愣了半天。”王宏达回忆,“后来我才明白,他是真的信我能变好。”今年,王宏达成功考入本科院校。

另一个学生李佳玉(化名),因身世特殊一度封闭自我。杜晓阳察觉后,常找她聊家常、推荐励志书籍,慢慢打开她的心结。毕业时,李佳玉目光中充满着自信:“是杜老师让我相信,我也能发光。”如今,她已是河南师范大学大一新生。

学生们说,杜老师既严格又幽默,还会时常自掏腰包给他们买小礼物。有一次他讲了“恩师”的故事,学生听后觉得他就是现实中的“恩师”,这个外号从此传开。

“四清教学法”:让数学不再“冷冰冰”

“函数题不再靠‘蒙’,跟杜老师学,是有‘套路’的!”刚考入河南医药大学的吴博笑着说,他曾是数学“困难户”,直到杜晓阳要求他“每日一问”,面对面批改作业……慢慢地,他的数学成绩从及格边缘跃升至120分。

杜晓阳有一套独特的“四清教学法”:课前“入门测”温故知新,课中“动手本”实时答题,课后“出门测”巩固强化,周末凭“错题集”查漏补缺,一个月再汇总易错点进行小考。真正做到堂清、日清、周清、月清。

“他总能把枯燥的公式讲‘活’,我们班的数学课,从来没人打瞌睡。”学生们这样评价。

2025年高考,杜晓阳所带班级数学平均分高出同层次班级6分,背后是他13年写满的30多本教学笔记。他总说:“时代在变,教学方法也得与时俱进,不能守着老一套。”

“校园里的爸爸”:100>1的选择题

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杜晓阳正在备课,突然接到幼儿园电话:儿子发烧了,哭闹不止。如果去接儿子,就要扔下一百多个学生。杜晓阳沉默片刻说:“麻烦您先照顾一下,我上完课马上来。”

四节课后,当他赶到幼儿园时,儿子哭着喊“爸爸不要我了。”抱着孩子,杜晓阳红了眼眶:“等哥哥姐姐毕业了,爸爸一定陪你。”

这样的选择,对杜晓阳来说不是第一次。妻子也是高中老师,两人无暇照顾孩子,周末常把两个年幼的儿子“放养”在高中校园,美名曰“提前感受高中生活。”

校办公室主任、高三物理教师曾照永感慨:“别人带孩子去游乐场,他带孩子来工作。为了工作忘了家庭,为了学生忘了个人,杜老师是我们老师中的楷模。”

十三载初心不改:用热爱书写教育人生

从2012年第一次站上讲台的青涩,到如今成为学生口中的“恩师”,13年来,他每天5:40到校,22:30查寝后才回家,用13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敬业”。

“杜老师带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并不突出,但他用陪伴和智慧创造了奇迹。”校长周永辉表示,2012年迄今,杜晓阳先后获得南阳、邓州诸多奖项,成了不折不扣的“名师”。

2025年高考,杜晓阳所带班级特控线上线31人,二本全部上线。更难得的是,他带出的青年教师也已成为教学骨干。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杜晓阳站在讲台上上着思政课,他用细腻的心思、创新的方式,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

“杜老师讲‘科技强国’时,会给我们讲邓州本地企业家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而学。”高一(4)班学生孙露说。

临近教师节,已经毕业的学生陆续发来祝福短信和视频。读到“恩师,谢谢你没放弃每一个我们!”杜晓阳不禁眼睛湿润:“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他们都是我的‘函数题’,我只是解出了最优解。”

十三年来,杜晓阳用数学公式推演人生,用温暖陪伴守护成长。他是杜晓阳,一个不想辜负任何一个孩子的普通老师,一个用13年光阴把数学课变成“青春修炼手册”的“恩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