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供销社以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为抓手,按照电子商务“三级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市、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助推生态农业发展
2017年,市供销社整合各方资金,投资200万元,规划建设供销社电商运营中心,面积3200平方米,打造办公区、培训区和仓储物流区。同时,充分利用供销社场地和人力资源,做好乡级物流分拨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的选点布点工作。在全市重点乡镇分设14个乡级物流分拨中心,在28个乡镇建成275个村级服务站。
市供销社旗下的供销e家农村电商运营中心结合市电商办“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以建设渠道通畅、网点健全、人员优质、产品精选、服务便捷为工作重点,深入农村调查我市农村产业资源,调研涉农产业发展状况,了解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先后走访农业专业合作社30余家,调查我市紫玉米、黑米、生态桃、黄金梨、龙虾、乌骨鸡等各种涉农资源及深加工产品达近百余种,种植、养殖、水产等农特产品达5万多亩。
“市供销e家运营中心坚持深入农村生产一线,采用收集农业信息资源,拜访经济能人,走访基层工作站,调研农村市场需求,为发展农村电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市供销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刘建华告诉记者。
市供销e家农村电商平台不断强化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业务合作,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快速发展,先后帮助龙义庄园免费进行营销策划,帮助构林镇丹缘庄园做好黄牛、蚯蚓养殖循环农业推广,帮助远景生态专业合作社使用溯源系统进行品牌推广等,扩大供销e家农村电商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带动我市农业升级、农村转型、农民增收。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市供销社电商办负责人苏醒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各村站电商人员的服务水平,通过乡、村推荐和社会报名两条渠道严选运营人员,设定人员、场地等基本考核标准进行初选,再对入围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要达到“三个一”标准,即开通一个淘宝店、开通一个微店、开通本村百人群,筛选、确定全市275个行政村村级站的运营人员。
拓展站点功能,村级服务站以移动、建行、农资、光伏业务为主,同时开展代买、代卖等便民服务。为进一步提升各村站服务水平,不定期对村级站站长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站长业务素质。
经过近半年的发展,逐渐探索出适合我市农村的电商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互联网+资源+村级综合服务站+分享”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目前,市供销e家已举办农村电商培训5场,培训农村创业人员达300余人次,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50余家,建立农村电商服务微信群200余个,辐射农村人口10万余人。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带动一批先知先觉的农业领路人,带领村级综合服务站,用实际行动在培养农业人才、激活农业资源、盘活农村经济、带动特色产业等方面作出贡献。”市供销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德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