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改善“大民生”――市住建局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侧记

2018-10-11 08:45:24 作者:林 莹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以前在这河边散步就怕‘内急’,附近没有公厕,出来跑步都不敢喝水。现在你看这公厕建得多好,再也不担心‘内急’了。”10月8日晚,正在市区湍滨路半岛帝城小区附近散步的李大叔对河边新建的公厕赞赏有加。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条件,落实2018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改建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乡镇建成区(中心村)、旅游景区公厕5000座以上,基本完成省辖市中心城区公厕新建改建任务”的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城乡、旅游景区厕所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标准不高等问题,我市结合实际总体规划,以公厕新建改造、提档升级为重点,按照“年初见成效、两年稳步推进、三年全面完成”的目标计划,以“绣花”功夫推进城乡“厕所革命”向精细化发展。

  颜值提升 厕所成风景

  在半岛帝城小区附近,记者看到新建的公厕外墙颜色与河边的风景融为一体。“这不仔细看,真不知道是个厕所,看着高档还大气。”正在河岸溜达的一位大叔说道。记者走进厕所一看,发现它不仅颜值高,而且设备齐全,干净又人性化,闻不到一点异味。

  厕所虽小,却是民生的窗口。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扩老旧公厕,完成了残疾人卫生间、排风扇等现代化设施的建设改造,部分公厕配置了自动烘干机、洗手液等实用便民设备,努力改善如厕体验。

  “2018年至2020年间,全市计划新建、改造公厕576座,厕所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中,城区新建、改造公厕34座,乡镇新建、改造公厕229座,有公共活动区村庄新建、改造公厕313座,旅游景区新建改造公厕1座,完善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线及加油站厕所设施。”市住建局局长杜新占介绍道,同时做好厕所外部建筑设计,外观、色彩、造型要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突出厕所建筑标志。将厕所与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休息室、营业店面实施一体化建设,拓宽厕所服务功能。大力开展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建设;提高女性厕位比例,新建、改建厕所要满足男女厕位2:3的比例标准,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厕所革命 提升城市文明

  白墙瓷砖地面、自动冲水系统……市花洲街道张白社区八角亭附近的一座公厕如今焕然一新。

  “以前这厕所没有感应冲水,就是农村那种老厕所,经常臭气冲天、蝇蛆成群,自己打小就在农村长大,脏一点、臭一点还能接受,可孙子们都不习惯。现在公厕改造后,干净卫生,还装了电灯,每天有专人打扫,小孩子也愿意去了。”家住附近的谢大妈对公厕再也不怨声载道了。

  为了推动公厕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建立健全公厕管理机制,推进公厕日常管理专业化、服务标准化,合理配备公厕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公厕卫生保洁、维修维护、监督检查等管理制度。加强公厕配套设施日常维护,保障用水用电等基本设施运行良好、维护规范、更换及时。强化公厕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技能。

  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开设“厕所革命”行动宣传专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重点宣传“厕所革命”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卫生防病等知识教育,提升公众对“厕所革命”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制作通俗易懂的文明宣传手册和展板,引导城乡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借助“小厕所”实现“大民生”,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厕所革命”,共建共享优美环境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