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丽    二十五载“快脚步” 跑出育人暖征程

2025-09-22 09:59:23 作者:史 娟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晨光刚触碰到邓州市城区第十一小学的教学楼,走廊里已撞进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红丽风衣下摆被步子带得翻飞,笑着朗声应过值周生的问好,推门落座便开口:“六(2)班作文今早清,第三节听试讲!”指尖一捻,红笔转了个圈,教案“啪”地铺开,新一天的工作即刻启程。

从2000年站上讲台,一双双“踩得快、走得急”的鞋,陪她走过25个春秋。晨光熹微时,她准是第一个到班——提前检查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再将作业本按学号理整齐,等着学生陆续进门。暮色四合时,她办公室的灯总亮到最后,学困生的作业本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连纠正错别字的圈画都工整得一丝不苟。家长微信群里的消息从不“过夜”,“孩子今天漏带的练习册,我单独拍了电子版,现在发您”“今晚作业有个易错点,刚整理完注意事项,大家现在看更清晰”,字句里满是“不拖到明天”的干脆。

德育“急先锋”

德育教育工作,王红丽“风风火火”,总带着“快速破题”的劲儿头脑风暴,转眼就能冒出贴合学生的“鲜活点子”。2023年河南省“共筑复兴梦少年启新程”演讲比赛启动,王红丽第一时间研究完通知后,带着整理好的邓州编外雷锋团事迹资料快步走进教室,对张兴凯说:“咱们试试用‘编外雷锋团’的故事参赛,既能讲好家乡红色历史,又能展现新时代少年的担当,肯定能让评委印象深刻”!那阵子,她把课余时间全投入细节打磨:带学生跑档案馆查史料,在操场边逐字抠讲稿,连手势、语气都对着手机录像调整。荣获“省级一等奖”的张兴凯激动地抱着她哭,她却抹汗笑:“是你自己拼出来的!”

教研“领跑者”

教研领域,王红丽的“快”更出挑。新课标刚发布,她连夜勾出思维导图,第二天一早就拉教研组开会:“新理念要落地每节课,这礼拜先磨三堂示范课!”备一堂课,她能改到第五版,哪个环节互动、哪个知识点举例,都精准到分钟。这些年,她带着教案跑遍省市级赛场,5次捧回教学竞赛一等奖;伏灯啃课题、写论文,2项市级课题结题,10余篇论文登在《河南教育》等期刊,每份成果都藏着“不等、不拖、不凑活”的劲。

可她不愿做“独跑者”,总说“教学是一群人的快跑”。学校“青蓝工程”启动,她第一个报名当师傅,把20多年经验拆成“干货”——教案设计、课堂应变、作业批改、学情分析,毫无保留教给青年教师,就怕有人跟不上节奏。黄菂老师刚入职时,课堂管理慌手慌脚,她拉着黄老师“磨课”到天黑:“学生走神别批评,用小故事拉回来!”还陪她模拟课堂场景练底气。她带徒弟不止“教方法”,更“传节奏”,鼓励大家试新方法、跑教研场。如今,经她指导的8名青年教师均已成长为教学骨干,不少人还获市级奖项——她不仅自己跑得快,更带着团队跟上“快车道”。

育人“暖旋风”

王红丽的“暖旋风”从不让人等。“我来接!”2024年秋,当六(6)班语文老师因骨折无法上课时、课程“断档”的消息刚传开,王红丽抓起课表就往校长室走。彼时她已带两个班,再添一个班,意味着一天要连转6节课,但她只念着“别让孩子的课断了”。

她的心思全贴在学生身上:这个班刚收完听写,她赶往下个班时,黑板早用彩笔标好预习重点;发现孩子卡在同类题型,她连夜整理易错点,隔天用“找错题竞赛”带大家复盘。同事笑她“比时钟准”,她却指着教案上的标注:“每个娃节奏不同,我这‘快’得跟着他们调。”

孩子们初换老师的拘谨,她刚察觉到就行动——课间一放下教案,立刻搬起凳子坐在教室角落,听孩子聊动画、说烦恼,没等两节课,就悄悄拉近了距离。

一次她感冒失声,怕耽误课,揣着扩音器就上讲台,坚持讲透知识点才去医院;看完病没歇片刻又赶回学校——“娃们刚适应,多歇会儿都怕他们慌”,抽屉里的感冒药从未断过,她的脚步却也从未放慢。

她发现学生张立(化名)家庭困难又自卑,当天就买了卡通笔记本,以“学校奖励”的名义鼓励他;午休时抓紧帮他补字词,还聊他喜欢的动画角色,没几周就帮他敞开了心扉。毕业时张立抱着笔记本哭:“我也要当您这样的老师!”

对每个留守儿童的生日她都如数家珍,总是提前订好生日蛋糕;对缺课的孩子,当天就挤时间把落下的知识点补上;对家长有事儿耽误接送的孩子,她放下教案就陪着往家赶……25年里,这样“不等不拖”的暖心事数不清。王红丽总说:“教书是本分,暖人才是良心活儿,急不了,等不得——慢一步,孩子的期待就少一分。”

25年过去,王红丽的脚步依旧带着“风”,办公室的灯也仍亮到很晚。学生说她“走路带风,讲课鲜活,还总把我们的小事放在心上”,家长说“把娃交给她踏实,有问题她从不拖到第二天”,同事说“跟着她干有劲儿,她总把‘快做暖办’挂在嘴边”。面对称赞,她总笑摆手:“我就是个普通老师,守好讲台,用快脚步赶好每一份责任,用暖心思护好每一个娃,就够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