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为全方位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又见宋金 梦回古邓”文旅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全市上下营造“走在前”“当主力”“挑大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我市文旅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市第五届油菜花季双周游活动于近日举办。
活动以“以花为媒 田园觅春”为主题,分为“凝聚乡贤智慧,共促邓州发展”“走进美丽春天,徜徉邓州花海”“搭建节会舞台,唱好经贸大戏”“弘扬农耕文化,传承乡土文明”“寻觅文化之旅,发现生活之美”五个板块,设置人民公园海棠花闹春、明珠湖樱花世界、湿地公园紫荆初绽、“邓十”四好农村路万亩油菜花海、百花洲公园牡丹争春、北京大道和穰城北路两侧“万花闹春”赏花大道等地为“走进春天 徜徉花海”打卡点,展现邓州百花齐放的美好春光。同时,在宋金商业街、花洲书院、突破口公园、古城广场、平成门、“四美乡村”等地,组织开展邓州特色产品展销、非遗展演、文艺演出等活动。
春光美、游人醉。活动期间,在“邓州 田园里”景区,人们以多种方式尽享春光。采摘、垂钓、赏花,与哪吒、太乙真人、敖丙等雕塑合影打卡,在金色花海中吃着火锅……游客在踏青、游玩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春季”村晚展风采
“我上山是虎,我下海是龙,我在人间是堂堂的大英雄……”4月3日,由市文广旅局、张村镇主办,市文化馆、张村镇赵楼村承办的“春季”村晚暨非遗展演,在“邓州 田园里”景区举行。
洒脱大气、铿锵有力、气势宏伟的开场舞《中国龙》拉开了活动序幕。演员们伴随欢快的乐曲,踏着动感的节拍,奋力击鼓。飘扬的彩带、震耳的鼓声、灿烂的笑脸、灵动的身姿,展现出青春风采和无限激情。
在非遗节目展演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卷戏《南阳关》之《说媒》选段,让大家感受到古老唱腔的独特魅力;被誉为“中原古乐活化石”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头曲《萧妃舞》《大救驾》带大家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古韵;大调曲子《康熙词》以唱奏结合的形式,演绎历史典故,传递文化记忆。心意六合拳以心意为宗旨,以六合为基本要求,寓含中华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之理,步伐稳健、刚柔并济。
这次“春季”村晚,好戏连台、高潮迭起,演员们轮番上演了14个文艺节目。这些节目紧扣主题,富有时代色彩,贴近群众生活,为大家献上了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盛宴。观众们沉浸在文化盛宴之中,有的伴着乐曲轻声哼唱,有的拿出手机录下精彩瞬间。
“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基层群众奉献更多高品质的文艺大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市文化馆馆长王士勇表示。
小画家笔绘春光
4月4日,市教体局组织的 “春天有约——油菜花”小画家写生画展活动,在“邓州 田园里”景区举行。
写生现场,金黄的油菜花随风舞动,蜜蜂穿梭于花丛间。“我早就盼着能来画油菜花啦,这里的花田特别壮观!我要把最美的景色都画下来。”孩子们开心地说道。
活动中,来自花洲中心校、古城中心校、城区一小、城区三小、 城区十一小、花洲实验小学等学校的50余名小画家们,在田间错落有致地排开,架起画板,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眼前美丽的油菜花,用他们的视角记录着这片油菜花海。他们时而细心观察,时而静静思考,时而认真作画,时而窃窃私谈。在孩子们的笔下,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春景跃然纸上。
“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接近大自然,充分释放其天性,激发绘画热情和灵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力。”带队老师时玉飞说。
创作环节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对同学们的作品逐一进行现场打分和评选。
“小画家写生活动不仅让孩子在油菜花田的美妙世界中感受了春天的到来,更是鼓励了孩子们艺术的创造与表达。同时,也让孩子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激发孩子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好,培育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春日骑行乐无边
4月5日,我市组织开展“以花为媒 田园觅春”自行车巡游活动。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自行车运动协会负责同志与现场100余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加活动。
上午9时,在起点“四美乡村”程家庄,自行车选手们蓄势待发、斗志昂扬,与“战车”并肩而立。随着发令信号响起,骑手们鱼贯而出,奋勇向前冲。
在沿路油菜花海相伴的赛道上,骑友们头戴炫酷的头盔,身着统一的骑行服,随着飞扬的队旗,骑行在“金色穰原,醉美油菜花海”里。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宛如一条彩色的飘带在“邓十”四好农村路上流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以骑行巡游的方式,为邓州市第五届油菜花双周游活动助力加油,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宣传发力。”骑手李福群开心地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拼搏、协作、创新’的骑行精神,倡导全民健身、绿色出行,在运动中宣传邓州、推介邓州,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大美邓州建设增光添彩。”市自行车协会会长刘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