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镇 烤烟喜丰收 烟农笑开颜

2025-08-04 15:55:08 作者:丁丽丽 来源:
分享到:

晨曦微露,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高集镇袁庄村的烟田里,烟叶长势喜人,烟农们穿梭其间,双手熟练地采摘成熟烟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来自贵州的种烟大户袁帮友正带领工人采摘烟叶。他手里捏着片刚摘下的烟叶,对着十几个工人大声叮嘱:“看准了再摘,叶片发黄的才是正好的,青的摘早了烤不出好成色!”

四年前,袁帮友了解到高集镇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且当地政府和烟站对烟叶种植支持力度大,便毅然决然地来到这里,开启种烟之旅。今年他种植了150亩烟叶,预计收入可达40万元。

“这里的政策和服务太贴心了,从种到收,烟站的技术员全程指导。”袁帮友感慨道,“刚来时,对这边的土壤和气候不熟悉,心里没底。烟站的技术人员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从烟苗移栽间距,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我,这才让我逐渐掌握了种植技巧。”

袁帮友介绍,在烟叶采摘和烘烤环节,镇政府和烟站还帮忙协调工人和设备,确保烟叶能及时采收、烘烤,保证品质。

说话间,他弯腰钻进烟垄,后背已经被汗浸透,贴在身上,“咱跟太阳抢时间,摘得好、烤得好,才能多换钱!”

任岗村的李勇也是一位种烟大户,今年他种了120多亩烟叶。虽然种植规模比不上袁帮友,但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精心管理,他家的烟叶品质上乘,每年收入也相当可观。

“种烟这些年,我跟着烟站学了不少新技术,像烟叶成熟度判断、科学烘烤方法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烟叶的质量和价格。”李勇说,“以前不懂这些,烟叶烤出来总有瑕疵,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按照技术员的指导操作,烟叶色泽金黄、油分足,收购价格也高了不少。”

烤烟点内,堆满了小山似的烟叶,村民有的忙着编烟,有的忙着上架,有的负责烘烤,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一到烤烟季,我都来这儿编烟,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不比年轻人挣得少!”村民赵花香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烟叶已成为高集镇的支柱产业,不仅让袁帮友、李勇这样的种烟大户走上致富路,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为帮助烟农增收,高集镇政府和烟站在烟叶种植、采摘、烘烤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烟站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烟苗移栽开始,就密切关注烟叶生长情况,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为烟农讲解种植、管护知识。在烟叶采摘期,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烟农判断烟叶成熟度,确保采摘的烟叶质量最佳。

烘烤环节更是关键,直接影响烟叶的品质和价值。高集镇烟站积极推广科学烘烤技术,为烟农提供烘烤设备调试等服务。

“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的烟叶,烘烤方法不一样。我们会根据每炕烟叶的实际情况,为烟农制定个性化的烘烤方案,确保烤出的烟叶颜色金黄、香气浓郁。”烟站站长高展介绍。

不仅如此,镇政府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烟农解决资金、土地流转等问题。

“我们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烟农提供低息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周转难题。同时,协助烟农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效益。”高集镇镇长魏红雷表示。

目前,该镇3000余亩烟叶已进入采收、烘烤期,预计产量50万斤,烤烟总收入200余万元。

“从田间到炕房,从翠绿到金黄,高集镇的烟叶在烟农辛勤劳作和政府、烟站的精心呵护下,正一步步变成‘真金白银’,鼓起了烟农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该镇党委书记陈峰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