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营村的幸福生活

2017-05-22 08:59:33 作者:林 莹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A、B、C、D、E、F、G……26个英文字母在奇石上浑然天成;另一组雄鸡、雄狮、航母、大海的奇石更令人称奇,在朱营村村医朱红卫家里,记者大开眼界,朱红卫还给这组奇石题诗一首:祖国雄鸡东方立,雄狮昂昂守护您,辽宁航母一帆顺,东南海土波澜起。题目:祖国万岁。

    “看到村里变化很大,房子整齐,道路通畅,环境越来越美,我就油然生成了写点文章、收藏点东西的想法,既符合社会主旋律,也能展示出朱营村另一种美丽。”朱红卫告诉记者。

    有着同样爱好的还有村民朱贵增,在他的院子里,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上水石,或人物、或动植物,栩栩如生。

    在朱营村放眼望去,一幢幢干净明亮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直通每户农家,一盏盏新安装的路灯照亮街头巷尾,一间间改造过的厕所干净整洁。夜晚的文化广场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正在悠闲地散步、跳舞,既锻炼了身体,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玩石头、写诗、跳广场舞,本来和农民生活是沾不上边的,现在都成了朱营村村民的生活常态,所以在邓州的大街小巷里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朱营的小伙不用相,城里的姑娘争着抢。”

    “人富了,路宽了,小日子越过越有劲。”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朱志华发自内心的赞叹。

    为了村里的规划建设,该村村支两委成员通过走访群众、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模范,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到了制约规划的症结,理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措施,并反复进行论证。首先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通了,道理有了,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东村西移工作中,逐组逐户签定协议书;在老区改造过程中,宅基地交公,由村两委成员先交,然后是组干部、党员,最后是群众,现在所有群众一致同意把原宅基多出来的部分交公并签字盖章,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

    自村庄整治以来,该村打通主次干道,共扒房屋3680间,迁坟115个,腾出土地200余亩,修水泥路19.2公里、沙石路3.6公里,下水道1800米,治理坑塘4个,建设标准化游园2个,硬化篮球场、乒乓球场、文化广场,并配制体育器材14套,安装太阳能150台,修沼气池78座,新老区建楼房近200座,还对村部进行了优化改造,两年来全村共投入建设资金5千余万元。

    同时,该村发展一村一品,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仅校油泵一项全年纯收入就达4千多万元。该村校油泵历史悠久,校油泵致富的人有很多。为了把这一支柱产业发挥好,该村还成立农民培训学校,每年二次辅导,每期培训10天,并把学业成绩优异的学员介绍到外地校台上。至目前,该村在全国各地的校油泵商户达300余家。

    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村里的环境美了,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高起来了。为此,村里成立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小队,广场舞队、锣鼓队、划旱船队……村里出钱为他们提供道具,购置演出服。锣鼓响起来、舞蹈跳起来、书法练起来、石头玩起来……昔日吃完晚饭就睡觉或者打牌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走出家门,走进广场,跳跃着幸福的步伐,感受着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