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拓宽扶贫新渠道 ――我市电商扶贫工作侧记

2018-10-16 08:49:34 作者: 林海燕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往年,我的荷叶茶没有销路,最远就销售到湖北。今年,通过电商培训,我学着做网上销售,荷叶茶卖得非常好,再也不愁销路了,全国各地都能喝到咱邓州自己生产的荷叶茶了!”10月11日,来自夏集乡白塔村的赵典申激动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扶贫工作,通过出台政策、制定方案、加强扶持、优化环境和搭建平台,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促进了我市电子商务和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800余家,众多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与我市60多家生产企业、100多家农业合作社、600多家商家建立深度链接。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42亿元,电子商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强力推动电商进村入户

  “以前我的鱼只能卖到周边,但自从做电商生意以后,接单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小日子也开始过得红红火火了。”高集镇仁岗村村民张兴保说道。

  张兴保的成功是市商务局在实行电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为加快电商扶贫步伐,我市先后研究制定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扶持政策,出台“互联网+流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抓的电子商务工作指挥部和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市商务局抽调专人负责电商工作,深入基层,走村串户,了解贫困户的状况和需求,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今年上半年,已有100户有电商能力和电商意向的贫困户变身网商,实现脱贫致富。

  积极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

  “以前光听说‘电商’,但自己一直不知道怎么弄,村里有了电商服务站后我们家的龙虾和大白鹅就不愁卖了。”看着家里的农产品有了销路,十林镇郭沟村村民李林层笑得合不拢嘴。

  为进一步拓宽贫困农民的增收渠道,今年,我市计划拿出60万元,在25个乡镇发展100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并提出了“四个优先”原则,即优先选择在贫困村建站,优先选择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优先选择贫困户的产品销售,优先把优质、价低的产品提供给贫困户使用。非贫困村建站,要跟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每年要给予帮扶贫困户不少于500元的资金分红,确保贫困户得到增收和实惠。电商平台自建的电商服务站,也要与贫困户结对帮扶。

  目前,苏宁云商、喜买网、云书网、供销e家、合创电商在乡村两级设立了服务网点和线下体验点,喜买网、云书网、供销e家、京东特产馆均开辟有专门销售本地名优特产和农副产品的线上板块,用于在线销售我市的名优特产和农副产品。

  大力开展电商培训

  三十六岁的王吉法,是九龙镇王营寨村的一名贫困户,也是电商培训的受益者。因为身体有些残疾,他无法外出务工。在经过电商培训后,他准备在家里注册网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这个想法很适合我的家庭实际状况,如果运营好的话脱贫就不用愁了。”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培训机构深入各乡镇、进村入户开展电商知识讲座,累计已培训3000余人次,涉及贫困户360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市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合作,引导支持贫困村所在的乡镇培育适合网络销售的地方特色产品,打造地方品牌,如刘集黄酒、夏集粉条、白牛寿桃等。抓好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杜绝质量隐患,引导电商企业协助对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进行创新研发和打造包装,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QS认证,通过原产品的提档升级来提升产品的品质、价值和市场影响力,重点发展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

  “电商扶贫工作是扶贫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模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些不足,下一步要加大电子商务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使电商扶贫工作成为扶贫工作的有力推手,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积极贡献。”市商务局局长郭松泉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