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妇女同胞的“娘家人”――记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孟楼镇副镇长李芬

2018-10-31 20:56:45 作者:张雪洁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第一次见到李芬的时候,她穿着一件休闲的白衬衣,扎着普通的马尾,简洁又干练。在孟楼镇会议室,市妇联举办的法律讲堂上,这位精神饱满的80后女干部说话铿锵有力,让我对她印象深刻。

  10月26日,李芬作为基层妇女代表赴京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是我首次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我很兴奋,也很荣幸,我会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为妇女群众做实事、谋福利。”李芬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她表示要把基层妇女群众的心声带到北京,同时把党中央对广大妇女的关怀和期望带回家乡。

  2016年5月,李芬来到孟楼镇工作,除了担任副镇长还兼任着妇联主席一职。

  在工作中,她结合基层妇联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妇联工作改革。截至今年6月底,该镇妇联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四组一队”(发展组、权益组、宣教组、家风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工作积极推动,已建成长乐、晋公两个社区试点,基层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和工作活力不断激活。抓住村级“两委”换届契机,积极推动女性干部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全镇15个行政村都配备了女干部,村妇联主席进入镇“两委”班子9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别看她岁数小,干起活来一丝不苟,特别认真,我们共事这两年,她可教会我不少知识。”该镇晋公社区妇联主席郭吉敏告诉记者。

  自李芬担任该镇妇联主席以来,共参与处理案件10余起,涉及6个村,切实维护了基层妇女的合法权益,极大提高了全镇妇女的安全感。此外,她还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从留守妇女儿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留守妇女权益、促进留守妇女发展为着力点,通过“关爱服务”“维护权益”等专项活动,为农村留守群体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基层妇女儿童的广泛好评。被社区的妇女姐妹们称为热心善良、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娘家人”。

  在“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了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李芬组织镇妇联工作人员对全镇15个行政村(社区)的妇女权益保障情况进行调研摸底,通过走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排查出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事件16起,并协调镇村两级予以妥善解决,确保了妇女在农村改革中的权益。

  该镇依托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创新扶贫思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李芬加大对贫困妇女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她们的致富信心和勇气,组织贫困村妇联广泛宣传政策、措施,确保让每一个家庭都参与进来。至目前,全镇举办针对贫困妇女的培训三次,培训人次1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家政服务、卫生保洁、道路管理等,且已有15人在扶贫产业基地实现就业,43人在公益岗位上实现就业,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户摆脱贫困。

  “儿子有病,我们俩不能外出打工,我现在在公益岗位做信息员,孩子他爸在合作社务工,妇联还给我介绍了手工编织的活,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耿营村村民赵遂兰说起现在的生活满怀希望。

  当记者问起李芬的家庭情况时,她满脸的愧疚之意。原来,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大儿子5岁,小儿子2岁,正是离不开父母的时候,但由于工作的繁忙,李芬无暇顾及,白天大儿子由婆婆照看,小儿子由母亲照看;晚上下班,李芬的下班路线就是先到婆婆家接上大儿子,再去娘家接上小儿子,回到家除了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辅导大儿子功课。

  “现在我已经慢慢习惯了这个生活节奏,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到现在的不慌不忙、得心应手。唯一让我感觉遗憾、愧疚的是,小儿子从生下来到现在,我没有好好陪过他一整天。”说到这里李芬红了眼眶。

  “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我这些年最大的感触。”李芬说,曾经,社会对妇女的定位是“相夫教子”,可如今妇女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能顶半边天。

  在李芬身上,现代女性的自立、自强、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名新时代女性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动人乐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