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捐赠扶贫资金、选派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出资慰问教师、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是市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路径、打好金融产品“组合拳”、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扶贫之路,坚持“支农、支小、支特色”的市场定位,准确把握精准内涵,深入开展金融扶贫工作。
扶贫走访“家家到”
“感谢农商银行为我发放5万元的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腰店镇燕店村贫困户方希琴激动地说。
市农商银行组织由45名扶贫帮扶责任人和150余名客户经理组成的金融扶贫工作队,在全市613个行政村调查走访,与贫困户座谈,充分掌握贫困户的各类信息,真实做到深入到组、摸底到户、精细到人,确保扶贫信贷资金能够用于民、利于民、益于民;积极协调市、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组织,对我市22816户、63949名贫困群众逐一建档立卡,摸清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免利息、免担保、免抵押的小额扶贫专项贷款,鼓励有经营产业、项目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养殖、加工等项目,完成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实质性转变,及时送来信贷资金,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三专”服务增效率
“我们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扶贫工作的对接实施,专题研究会议,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清单、时限要求,统筹部署推动扶贫工作。”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史德生告诉记者。
该行明确基层支行为贫困群众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从受理到发放,控制在5个工作日。同时,强化专业培训,抽调小微金融部20余名客户经理,组织开展扶贫贷款政策、措施和信贷流程培训等,提高专业技能,并专职负责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开展及投放,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该行于今年8月份推出整村评级授信业务,针对我市贫困群众开展综合评级授信,截至9月底,新增扶贫小额贷款407户,金额2035万元,整村授信工作的开展大大缩减了贫困户、各乡镇和行内工作人员在评级授信工作上的烦琐流程。
多方配合强基础
市农商银行向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黄志牧业集团发放扶贫贷款2500万元,运用“政府+龙头企业+农商银行+贫困户”的模式,不仅直接带动400余人脱贫,还促进了该企业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壮大。
该行积极对接政府、人行、银监等部门,以支持产业扶贫为导向,以降低扶贫企业、贫困户融资成本和信贷风险为重点,加大对带贫企业、合作社的间接信贷支持和对贫困户的直接信贷投放,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截至9月底,该行共发放扶贫贷款3.9亿元,帮扶贫困户6402户,带动贫困人口18169人,占市扶贫贷款总额的90%以上,实现评级授信无缝隙、全覆盖,达到精准投放,精准帮扶的目标,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普惠金融用心办
“感谢农商银行发放的助学金,让我圆了大学梦……”8月24日,在市农商银行举行的“农商情 大学梦”捐资助学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贫困学生赵刘楠感激地说。
该行在践行国家金融扶贫方针政策的同时,努力促进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出“以先忧精神,让万众无忧”的服务理念,关爱和帮扶贫困乡村、贫困户,为贫困户、贫困村捐款、捐物,并组织行内员工赴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脱贫政策,传递“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理念,引导他们树立脱贫信心,快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