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渠首精神 丰富文化生活

2018-11-28 09:13:29 作者:丁丽丽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这个演出真是太精彩了,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11月24日,在人民公园刚刚看完演出的群众王文玉激动地说。连日来,由市委宣传部和文广新局组织的大型现代戏豫剧《丹水情》展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和纷纷点赞。

  豫剧《丹水情》主要讲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广大库区移民干部群众顾全大局、忠诚担当、拼搏奉献的感人故事。该剧以村民留柱一波三折的婚事为主题,通过老祖坟被撞、七奶寻女等一系列反映广大移民群众面临再次移民,因亲情隔离、文化割裂所爆发出的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描述了通过移民工作的开展,移民们从不解、困惑到拥护支持的心路历程,传神地刻画了以何晓丹、石青山、青山婶、魏国民为代表的广大移民干部群众的生动形象。

  “昨天我都来看了,觉得意犹未尽,今天我又带着几个老伙计一起来看。”头发花白的王大爷告诉记者。

  演出现场吸引了慕名而来的众多群众。《丹水情》剧情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台上的演员们表演得投入,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精美的舞台效果,优美的戏曲伴奏,精彩的人物刻画,让每一位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大家的情绪不断被推向高潮,情到深处,几位大爷大妈偷偷地抹起了眼泪,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为了建设南水北调渠首工程,邓州10万民工连续奋战6个年头,用2280多人致伤致残、140多人献出宝贵生命的沉重代价,完成了4.4公里的引渠工程、渠首闸和8公里长的引丹总干渠以及下洼枢纽工程建设,共同创造了“信念坚定、顾全大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渠首精神。同时,我市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安置外迁移民数量最多的县(市)。2009年8月以来,我市共接收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30345人,大约占河南全省移民安置总人数的1/5,分别安置在全市19个乡镇31个安置点。

  演出结束后,几位当年参加过陶岔会战的老同志来到后台,拉着豫剧团负责人的手激动地说:“你们演的真是精彩感人,让我们又回想到了年轻时候的情景,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看到你们的精彩演出。”

  “整场演出我都非常感动,眼泪几次掉下来。这既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剧中好多人物都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要把渠首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实现自我价值。”高集镇镇政府工作人员王齐卉说。

  2017年,《丹水情》剧本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编剧,我市豫剧团、越调剧团排演,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中原文化精品工程原创剧本第一名。该剧采用豫剧形式,朴实无华、唱腔独特、寓意深刻,移民风采和地方味道十足。此次展演活动是为大力弘扬渠首精神,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活动从11月24日至26日,共进行5场公演。

  “渠首精神是全市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百倍珍惜,积极传承,大力宣传,真正使渠首精神叫得响、传得远,成为邓州市拿得出、站得住的熠熠闪光的文化名片。”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