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让群众少跑腿――我市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纪实

2018-11-28 09:20:59 作者:孙光旭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现在办理证件真方便呀!”11月20日,家住花洲街道办事处的齐云霞通过社区平台,上传了房东李飞的房权证和双方身份证原件及租赁协议,第二天下午,社区信息员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送到了齐云霞手中。

  齐云霞是我市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利企便民最大化的诸多受益者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一网通办”,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了办事群众的获得感。截至11月26日,我市“网上可办”率、“一网通办”率分别达100%和99.66%,均位居直管县第一名;我市共有审批服务事项1182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1178项实现“一网通办”。

  督查落实将改革进行到底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本年度国务院大督查的重点之一。

  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办公室主任张国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方案,通过例会、专题会、推进会等形式安排部署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亲自协调,亲自督促落实。

  据了解,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办公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每周印发督查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明显滞后的,强化交办单、催办单、督办单“三单”制度运用,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专项台账跟踪督查,推动工作加快落实。

  “一网通办”实现“零见面”服务

  记者在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大厅看到,前来领取证件的人员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办事群众。

  “上午来领证的群众比较多,大厅每天可以出证120个左右。”该中心副主任孔文介绍,“为让群众少跑腿,我们督促社区信息员,对60岁以上老年人采取主动上门服务,进行现场拍照、上传,通过邮局将证件邮递到社区,由信息员送到家里。”

  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不断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成功引进了便民自助服务终端智能设备。服务终端集身份证读卡器、打印机、监控摄像头、高清拍摄仪等设备于一体,具有查询、网上办事等功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在自助终端机上轻轻点击几下,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事项办理,十分方便快捷。

  工作人员介绍,自助终端成功对接省、市政务平台,群众和办事企业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查询及办理事项网上申报,真正地实现了省市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有效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间,致力于走好便民服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自助终端提供24小时服务,群众和企业可以通过自助终端、互联网、手机APP查询办事流程和审批节点。

  培训管理规范平台运行

  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我收到短信,就过来领证了。”正在该中心房管中心窗口领取装修开工许可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4月份以来,我市先后多次组织市直单位和社区及村镇信息员、服务大厅窗口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现场演示教学PPT,对政务服务平台使用方法、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进行了全程讲解演示。

  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办公室副主任何华伟介绍,市大数据中心制订完善电子证照应用管理、电子印章管理、网上政务服务管理等制度规范,推广应用电子印章,大大提高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率。截至目前,市级电子证照库建设已初步完成,推送至省政务服务平台的电子证照达到237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