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近照
前不久,市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周恒远在郑州参加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培训。统计局网络出现故障,请来网通公司专业人员忙活了一整天,网络依然处于休眠状态,统计局工作人员各个心急如焚,副局长李振说道:“怎么忘了联系周恒呢?”第二天,周恒从郑州回来后,马上“投入战斗”,忙碌了两个钟头,网络终于恢复正常。
在统计局工作人员心目中,周恒就是解决麻烦和破解难题的人。大家一遇到事,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周恒。因此,“有事儿找周恒”也成了统计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口头禅”。
今年35岁的周恒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中心做网络管理员;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任张楼乡茶庵村大学生村官;2009年11月进入统计局工作至今,主要负责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与维护、大型普查的组织工作、数据处理工作、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先后获得南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邓州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先进个人、2017年全省统计系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开展的首次国情国力调查,作为一项综合工作,涉及范围广、难度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周恒同志是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孜孜不倦的充实着自己,因而很快成长为我市乃至全省普查系统中的一名业务骨干,尤其是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中,他成功地做出了全省唯一的一份单位清查底册,并协助省经普办查找其他地方未生成底册的原因,助力省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他撰写出的《县区如何方便的查看乡镇办预置的建筑物》经验交流文章在河南省推广,大大提高了县、区经普办的工作效率,得到全省同行和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市统计局局长杨明勋向记者介绍道。
现在的周恒是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业务组副组长、数据处理组副组长、市统计局计算站的站长。同事刘嫣然回忆说,在去年8月27日开始的基层培训中,周恒白天在会场讲解数据采集程序和普查业务,晚上加班查看乡镇的工作进度,在普查工作微信群答疑解惑,同时在系统程序中自查自纠,编制底册。在四经普查工作期间,每个晚上周恒的办公室内都是灯火通明。2018年9月1日,按照省里统一要求的时间节点,我市四经普办的清查底册终于生成。
记者了解到,这项工作周恒需要把全市所有清查的单位从系统中导出来,放到Excel中,自己写公式进去逐条比对查找错误,例如:姓名这一列大于等于8个字节的、单位名称大于30个字节的、明显不符合逻辑的组织机构代码和机构类型等,每一项都要进行细致的查找,把这些细微的错误都“消灭干净”,然后二次汇总整理,重新导入系统。
“我能够最终顺利生成底册,采取的方法是来回从程序到表格再回到程序,简单的过程,但是却比常规的操作都用时更多,这样做虽然比较慢,但是效果非常显著。我们生成的底册质量越高,后期普查工作的难度就越小。”周恒笑着说道。
“能生成河南省唯一的底册绝不是偶然,这是周恒从事三次大型普查经验的积累,与平时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业务素养有关。‘邓州周恒’也成为省统计系统内工作交流群里邓州的一张名片。”河南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郝兵这样评价周恒。
在市统计局周恒的办公室里,靠墙的一张长椅是周恒8岁的孩子经常睡觉的地方。因为妻子在学校工作比较忙,周恒常常会带着孩子加班到很晚,夜深时分,周恒就把长椅当成小床,安置孩子睡下。周恒的妻子常常打趣说道:“周恒把自己卖给单位啦!”一句玩笑,却令周恒惭愧汗颜:“我确实对家庭付出太少了。”
“我每次遇到问题,总是打电话给周恒。”张村镇统计站站长闻荣娇说,“周恒对待乡镇的统计员,也是热忱耐心,有问必答,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在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接电话,利用专业知识,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甚至其他市直单位遇到的一些网络等问题,也辗转联系周恒去帮忙。”而周恒对此乐此不疲,总是有求必应。
我市扶贫办与统计局的办公地点仅一墙之隔。自去年5月份以来,周恒协助市扶贫办信息中心审核采集信息、比对部门数据、计算行业政策落实率等业务工作,大大提高了扶贫工作效率。
“提到学雷锋,很多人总会自然而然地与好人好事联系在一起,而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同样也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在邓州,正是有无数位像周恒一样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雷锋’,我们的事业才蒸蒸日上。”杨明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