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引丹建管局副局长刘心伟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工程分为1个监理标段、3个施工标段,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年度总施工进度的98%。
站在上岗村村边辽阔的田地上向远方望去,一条宛如高铁轨道桥梁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由西向东延伸。此标段工程为刁河总干二支渠拆除重建的1座渡槽,工程总长1496米,共136跨,每跨11米长,眼下已完成134跨。
项目负责人王东带领我们攀登上了六、七米高的渡槽顶端,渠道呈“U”字形,内壁底宽2.5米、高1.8米,一跨跨紧紧相连的钢筋混凝土巨龙坚固厚实。工程人员告诉记者,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在制模工地现场,由于室外温度较低,工程人员一边对浇铸物料加热进行施工,一边把刚浇铸成型的渠体进行保温防护。
王东说,希望工程早日竣工,造福邓州广大群众。该项目在保障施工安全的情况下,项目部压实责任任务、优化工作流程、严格工程质量、加强督导检查,每天近30名工人在施工一线,确保工程进度。
据悉,该项目主要改造各类建筑物17座、重建管理房2处、管理道路硬化8.607km、增设防护网1.602km等,建成后,陶营、刘集、构林、高集等镇将受益。主体工程开挖土方4.31万立方米,土方回填2.62万立方米,砌体665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4043立方米,模板26028平方米。
在引丹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我们随车参观了整个2018年度工程的实施情况。
在参观中记者了解到,该年度第一施工标段工程为整修管理道路8.607km,涉及沿线管理所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斗门维修、机电设备安装等;第二施工标段工程为重建生产桥14座、水土保持工程等。
车辆一路前行,一泓碧玉水始终和我们相伴,干渠两岸的绿草和垂柳似乎在和我们招手,结实的金属防护网保卫着渠道两岸人们的生命安全。沿线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像人体的血管一样,一级级把清清的丹江水输送到人们的田间地头。
为守护好6亿立方米用于灌溉的丹江水,去年,引丹局安排种植垂柳1万余株,覆盖引丹总干渠、刁河总干渠、刁南干渠、刁北干渠、南一分干渠等渠系,实现了农业生产灌溉和生态效应的同频共振。
在都司镇宣庄村,一座净宽4.5m的钢筋混凝土大桥跨渠矗立,车辆、行人往来穿梭。一位路过的大叔笑着说:“这座桥修哩好,现在我们出门跨上桥就上了路,方便哩很,再也不用绕路了。”
引丹局结合灌区实际,2018年度共建成这样的桥14座,真正实现了惠民利民。
农业灌溉事关民生,节水改造一直也是引丹灌溉系统工程的一部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节水改造工程可有效减少渠道渗漏,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减少农民提水浇地费用,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使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从而达到了节水节能的目的,提高了灌区部分地区的除涝能力。
“引丹灌区过去几年都有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待整个项目完全实施后,灌溉保证率将由35%提高到80%,恢复灌溉面积2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谈起灌区对未来地方经济的促进和为群众带来的实惠,刘心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