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金融知识,有的放矢筹措资金。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动脑筋,多条腿走路,积极筹措发展资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各家企业都要积极学习国家金融政策,密切关注政策投向重点和指引方向。只有学深悟透、领会清楚,才能有的放矢的争取项目资金、争取贷款额度、争取银行支持。围绕国家的重点支持领域,今年市委市政府谋划包装了160多亿元的项目。政府部门和各家企业也要深入研究信贷制度体系,准确把握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要求、标准,更高效地服务好项目融资和银企对接,更直接、更有力地争取信贷资金。民营企业也要努力学习金融,规范财务制度,积极靠拢资本市场,锐意革新、大胆改制,争取上市,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彻底解决资金瓶颈。
用活金融政策,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今年全市投入财政性资金27亿元,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投资的主力军作用,先“市场”后“市长”。目前,国家正在规范PPP项目,PPP一头连着财政资金,一头连着社会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这一窗口机遇,我们大力推进PPP项目,国储林等7个已落地的PPP项目要实现年度投资22亿元。今年国家扩大专项债规模和环保项目支持力度,棚改等基础建设类项目要争取专项债及融资20亿元,生态环保类项目要争取亚行20亿元贷款。同时,借助国家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政策机遇,市政府推动国控集团等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积极与省投资集团等省内外大型投资公司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力争全年实现融资20亿元。
优化金融生态,防范经济运行风险。要充分发掘利用邓州各方面的优势,增强金融发展的竞争力,着力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经济生态。我们要做强地方金融产业,引进各类金融资本、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基金、证券、信托等各类金融业态。要围绕转型升级推动金融平台建设,抓住金融港等载体,出台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金融中心建设。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业务,增加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要坚持创新和风控并重,规范投融资管理,做到决策科学、运作规范、风险可控。要主动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政银企交流会商常态化,实现资金在供需两端的有效联接,解决银行“寻贷难”和企业“贷款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这一源头活水。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工作是事关邓州实现追赶超越、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重中之重。让我们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部署,狠抓金融工作、充实资金保障,防范金融风险、守护金融稳定,为深化转型升级、实现邓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